+

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组织概括

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荣成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指导与支持下成立的学生组织,扎根校园、面向社会开展公益实践。其核心使命聚焦于:一方面,为校内学生搭建深度参与公益服务的实践平台,通过丰富多元的公益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小天地,触摸社会真实需求,在服务中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厚植奉献精神,让青春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绽放价值;另一方面,以学生力量为支点,积极融入社会公益生态,从社区服务的点滴温暖,到大型活动的全力支援,持续为社会公益事业输送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青春动能,成为校园与社会间公益协作的重要桥梁。

在业务范畴上,协会紧扣社会实际需求,深耕四大核心领域:社区服务中,聚焦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从助老帮扶的温情陪伴,到社区环境美化的实干行动,切实改善社区生活场景;助老扶幼领域,联动学校与社会资源,为老年群体送去关怀,为孩童成长打造“第二课堂”;环境保护维度,以校园为起点,辐射周边社区、自然环境,通过绿色行动倡导生态理念;大型活动支援方面,积极响应各类赛事、展会等社会活动需求,提供专业、高效的志愿服务保障,用青春力量助力活动圆满开展。

组织架构设置上,实践部、组宣部、办公室部、秘书部、星火部、项目部六大部门协同运作,各有专长又深度联动,共同支撑协会公益行动高效推进,构建起一套分工明确、协作流畅的公益实践体系,让每一次公益行动从策划到落地,都能精准对接需求、高效执行。

二、组织架构

1、实践部:聚焦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全流程管理。深度参与赛事筹备,精准开展志愿者招募,依据赛事需求与志愿者特长,科学分组并定制专属培训方案,涵盖服务规范、应急处理等专业内容;赛事期间,构建高效调度机制,实时统筹志愿者岗位调配,保障服务有序;赛后,建立志愿者反馈通道,开展服务复盘与激励表彰,沉淀经验、凝聚热情 。

2、组宣部:,负责各大活动的宣传工作。活动前,通过校园新媒体矩阵、线下主题快闪等多元形式,打造预热话题,精准触达目标群体;活动中,实时追踪精彩瞬间,运用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形式,同步传递公益温度;活动后,深度挖掘志愿故事,制作专题纪录片、人物专访等内容,强化公益传播力;同时,专注视觉设计,从公益主题海报到活动纪念周边,塑造统一且具辨识度的青协视觉符号 。

3、办公室部:负责青协和社区的对接工作,组织社区志愿活动,深耕社区公益生态建设。搭建校社联动桥梁,主动走访社区,定制“一社区一方案”,围绕助老、亲子、环境改善等需求,策划系列专属活动;创新志愿者管理,建立社区服务积分体系,联动学校学分认定、社区荣誉表彰,构建双向激励;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培训,涵盖沟通技巧、服务技能等,打造专业化社区志愿队伍 。对社区志愿者进行招募,培训和管理。

4、秘书部:打造“智慧中枢+文化引擎”。建立数字化工作平台,运用项目管理软件,统筹各部门任务进度,设置智能提醒、流程监管,保障协作高效;深耕文字创作,从公益项目申报书的专业撰写,到志愿故事集、年度报告的文化提炼,打造青协专属“文字名片”;同时,负责协会档案数字化建设,分类存储活动影像、制度文件等,构建可追溯、可传承的公益资料库 。

5、星火部:秉持“星星之火,可暖人心、可筑大爱”理念,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中传递公益火种的先锋力量,负责星火微行动服务队全流程工作:

志愿者培育:精准招募热衷公益、富有责任感的同学,通过定制化培训,让志愿者深度理解助老扶幼、社区服务等公益场景需求,掌握沟通技巧、服务规范,成为公益行动的合格践行者。

6、项目部: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外联结、创新公益的“引擎”部门,以开拓公益新路径、构建多元合作生态为目标,全力推进公益项目高质量发展:对策划落地的公益项目,实施全流程跟进。项目启动前,协调组宣部、实践部等部门,明确分工,筹备物资与宣传推广;项目执行中,驻点把控进度,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如调整活动环节适配服务对象需求;项目结束后,开展多维度评估,通过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志愿者复盘会、公益组织专业建议收集,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项目闭环管理,为后续公益项目迭代提供依据,推动协会公益项目持续优化、高效开展,引领青春公益不断迈向新高度 。

三、组织宗旨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是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扎根公益实践的精神灯塔,更是全体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指引。

“奉献”,绝非简单的付出,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态度。协会成员走出舒适区,把课余时间献给社区老人的陪伴、献给校园环境的守护、献给大型活动的支援,在看似平凡的服务中,放下自我小需求,拥抱社会大责任,让青春在不计回报的付出中,找到照亮他人的价值支点。

“友爱”,是公益行动的情感底色。在社区助老时,志愿者与老人从陌生的礼貌寒暄,到熟悉的唠家常、分享生活,是跨越代际的友爱;在校园公益活动中,不同部门成员协作,为一个创意争论、为一次服务失误互相鼓励,是志同道合的友爱。这种友爱,打破人与人的隔阂,让公益成为传递温暖的情感纽带。

“互助”,构建起公益的协作网络。协会内部,秘书部统筹协调、实践部执行落地、组宣部传播发声,部门间相互支撑,是组织层面的互助;校园与社会间,学生用知识与活力助力社区发展,社区用真实需求反哺学生成长,是更大范围的互助。这种互助,让公益不再是单方面给予,而是双向奔赴的成长。

“进步”,驱动协会与成员持续向前。协会不断探索公益新形式,从传统志愿活动到 “微行动” 品牌化、从单一校园服务到校社企协同,是组织的进步;成员在公益中,从不懂沟通的青涩学生,成长为能策划项目、链接资源的公益骨干,是个人的进步。这种进步,让志愿精神不只是情怀,更成为推动自我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让青春因公益而不断向上、永不止步 。

版权所有 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学院路2006号

邮编:264300

  • 微信公众号

  •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