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聚焦 > 主题教育 > 正文

【青马工程】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荣成学院举办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

时间:2025-09-30 18:19 作者:孙晶 焦新民 梁家荷 责任编辑:焦新民 审核:孙晶 黄浩宇 段宏伟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与时代担当,6月至9月,荣成学院团委举办了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本次培训以“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为主线,通过“英烈事迹宣讲+AI科技赋能+红色光影铸魂+红色印迹参观”多元形式,聚焦系统理论学习、深度思想交流与实践锻炼三个维度的培养路径,引导学员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魅力,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思想动力,为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奠定坚实基础。

6月17日上午8时,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兼团委书记孙晶在开班仪式上,以红色基因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为主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思政课。他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引导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并鼓励大家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致辞结束后,孙晶宣布本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正式启动,标志着学员们将开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学习之旅。

上午9时,培训班首课在荣成市青山烈士陵园刘博主任的《胶东半岛的红色记忆》专题讲座中拉开帷幕。刘主任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档案资料,生动还原了胶东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从1935年一一·四暴动中共产党员的英勇抗争,到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传奇事迹;从胶东育儿所300多名乳娘哺育革命后代的感人故事,到地雷战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这些鲜活的历史片段,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当刘主任讲到“每一寸胶东土地都浸染着先烈的热血”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课程第二环节,全体学员集中观看了AI技术专题培训视频。该视频系统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理和青年服务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在两个多小时的沉浸式学习中,学员们通过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平台、青少年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等典型案例,深刻体会到AI技术如何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度;视频重点演示的AI职业规划助手、虚拟创业导师等工具,更直观展现了科技对青年工作的赋能价值。互动环节中,多位学员表示,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拓展了工作思路,更让他们认识到掌握AI工具将成为新时代青年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下午,培训班全体学员集体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1921》。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生动再现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的珍贵历史时刻,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早期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如何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观影过程中,学员们全神贯注,随着剧情的推进时而屏息凝神,时而热泪盈眶。当看到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建党伟业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影片结束后,学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一位学员深有感触地说:这部电影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正是先辈们在黑暗中点燃的火种,才照亮了今天的中国。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金秋9月,学院组织学员赴红色胶东展馆与威海革命军事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的影像资料和沉浸式场景体验,系统学习了胶东地区革命斗争史和威海军民抗战史。在“红旗漫卷胶东”主题展区,学员们驻足观看抗战时期的军用电台、手写家书等实物,深刻体会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在军事馆的VR战场模拟区,通过技术还原的甲午海战场景,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行走的思政课”比传统授课更具感染力,今后要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当讲解员讲述刘福考烈士事迹时,这位胶东特委书记宁死不屈的革命气概深深震撼了在场学子。面对日伪军的围捕,刘福考为保守党的机密,毅然选择纵身跳崖的壮烈方式保全革命火种;其妻王淑贞——这位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在承受丧夫之痛后仍以缝补衣裳为掩护,继续传递情报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临终前仍用颤抖的手在床单上写下“党员”二字。同学们凝视着展柜里泛黄的《党员证》和斑驳的缝衣针,透过玻璃仿佛能看到烽火岁月里革命者用生命书写的忠诚。当讲解员讲到刘福考的事迹时,其不屈不挠的精神令在场同学动容。学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战士对革命胜利的坚定执着,以及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浴血斗争的壮志豪情。

本次青马工程培训班立足红色资源与时代特色,旨在通过“历史+科技+艺术”的融合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养。未来,学院将重点从两个方面优化青马工程培养体系:一是系统梳理本地革命遗址、英烈事迹等红色资源,建立特色教学案例库;二是设计重走红色路线、革命精神微宣讲等实践课程,增强教育感染力。通过扎实的红色教育实践,帮助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摄影:青年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学院路2006号

邮编:264300

  • 微信公众号

  •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