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校长在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李大勇校长在会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目的是进一步认清当前形势,促进观念转变,全力推进就业工作重心下移,明确今后一个时期院系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具体任务,继而完善校、院、系三级联动的全员就业体系,为切实提升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做冲刺前的部署动员。
会前,我曾仔细看过各学院报送的截至4月1日的就业情况统计和自身情况分析,由杨春副校长提交议题在昨天的校长办公会上通报了各学院、各专业当前就业情况和预期目标。与会校领导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业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全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该引起全校上下普遍关心。目前的情况是,有些学院对专业就业现状把握到位,论据详实,分析透彻;工作打算思路清晰,任务具体,责任到人;目标设定让大家看到了敢于担当负责、力求破解难题的信心和勇气。但也有个别单位的分析材料令人失望,强调客观困难过多、对主体责任认识不够,只见一般口号,少见具体措施,设定的目标还在为自己找借口、留余地、减压力,与当前的形势要求和本该达到的认识水平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各学院报送的材料,已要求招生就业处按当初通知中所列提纲做了摘要,电子版会发给大家,请同志们认真研读,深刻体会,彼此借鉴,相互促进。
刚才,招生就业处通报了学校2016届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情况,公布了当前各院签约率排名和自我设定的初次就业率目标排名,6位同志分别从院长、书记、副书记、系主任和辅导员的角度谈了工作体会,荣成学院介绍了全员就业的有关做法,相信他们的交流发言一定能带给大家思考和启发。过去的几年里,在校院两级相关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多项成绩和荣誉,也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全员就业的推进和体系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应该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近年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就业工作的巨大压力,无论是国际国内大环境还是我们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都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去年9月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影响,再加上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以及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2016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异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就业结果与往届同期相比不仅没有明显下滑,个别学院还实现了提升甚至跨越,这其中无疑凝结着同志们的智慧和汗水,同时也说明只要工作得力、勤于思考、善于推动,就业工作的水平和成效还大有潜力可挖。为此,我们必须满怀信心,更要坚定信念,只要全员合力推动,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关于各学院下一阶段如何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提升,在昨天的校长办公会上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现以校发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刚刚已经宣读,请各学院务必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在这里我再讲四点意见。
第一,要认清当前形势,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分析就业工作困难的原因经常是: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合实际;部分毕业生只关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不愿到基层或艰苦地区就业;联合办学的学生优越感强、家庭压力小不着急就业;学生参加招聘会不积极、甚至不参加;有的毕业生就是等着考公务员或研究生不就业;或者是某些专业的学生就是没人要、用人单位就是要求“985”或“211”;等等。总之,要么是学生自己都不积极主动我能有什么办法,要么是学校或专业本身不行实在无可奈何。应该承认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们是否思考过,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工作中还有潜力可挖?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诸多环节上仍有工作可做?我们面对的就业形势犹如现实存在的客观环境,冬天会冷、夏天要热,有意义的和我们能做的是如何做到冬季能取暖、夏季可避暑。“学生想法各异、用人单位存有偏见”不可能在短时间改变或者根本不可能改变,需要我们做的正是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精准服务以及对用人单位的加强联络,增强互信。何为“以学生为本”,怎样才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什么又叫做“人文关怀”,是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止步不前,就可以理由充分地心安理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是高校要主动面对、精准发力,要通过各院院长、书记的担责推进、教师的传道解惑、辅导员的耐心指导,实现全员联动、解决问题。每种类型的学生究竟有多少,每一名学生心理状态什么样?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式,“一生一策”的关爱和帮助正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如果学校都认可培养的学生就是很难就业,那就等同于一所工厂承认自己生产的产品就是没有市场,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谈不上长远发展。同样,如果每个学院都认为某个(些)专业的学生难以就业或无法就业就是本该如此,那这个(些)专业也就没有了办下去的价值,相关的教师也就只能面临失业。所以,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要像企业对待自己的产品一样,以高度的自觉性真心关注、关心学生就业工作,通过一项项精准措施,提高就业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要认清主体责任,全员就业的工作重心在院系,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义务分担尽力。学校三届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就业工作是‘生命线、感情线、稳定线’的思想,增强全员抓就业的责任意识,健全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以院为主的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建设质量导向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中有升,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每个学院都如同生产不同产品的车间,产品销售好坏既是市场供需作用的结果,又是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满意度的反馈,这一结果既是检验车间生产水平的标准,又是企业确定车间生产规模的重要依据。如果车间没有能力提升销量,规模自然要不断缩减直至停产。正如这次各单位自己设定的初次就业目标,如果自己对提升销量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或明显表现出无能为力,或者不愿为此做出更多尝试和更大努力,何谈招生规模的继续保持和扩大?今天,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就业工作的主体在学院,这句话的本意并不在于减轻和加重哪个部门的责任,其重要意义在于只有抓住真正的责任主体,才能推动事业取得实质性进展,而能否实现学生高质量和高就业率就业直接关系到专业或学院的“生死存亡”,这就是所谓的“生命线”。一个家庭把孩子送进理工大学,就是希望他在这里能够学有所成,毕业后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进而安身立命、成家立业,这是每一个家长和学生最基本的心愿。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起码的愿望正是一所大学和每个学院存在的价值,也是每一名教职员工的职责和义务,这个要求并不算高。所谓的“就是不想找工作”的毕业生和家庭毕竟是少数,况且有的话也可能事出有因,需要我们以真情付出换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全员发动阶段给学生们以关爱一定会使他们受益终身,这是高校所有教师干部的责任所在,也是多年后校友与母校和老师间长久的感情基础所在。
第三,要明确路径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强力冲刺。到2016届毕业生离校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百米冲刺已经开始,有大量工作需要大家倾力完成。学院领导班子要认真领会本次会议精神,传达贯彻要全面到位,落实部署要不打折扣,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学生工作人员都要担责出力,各学院和所属各系要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全员就业工作体系。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尤其是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精准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心理状态,主动为毕业生送岗位、送建议,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要使其真正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老师的关怀。要抓住最后时机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尤其要利用好专业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在行业领域内多年积累的影响,充分发挥合作单位和本专业校友拥有的资源优势,加强联络为学生谋求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同时为2017届毕业生积累更多可用资源。要进一步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切实做好“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推荐工作,认真落实大学生征兵任务,开展宣传动员,实现征兵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今年因学校预算缺口巨大,为了节省开支保运转,4月3日党委常委会已确定,今年行政事业费的旅差费和人员奖励费用全校集中使用,不再按人头平均下拨就业经费和就业奖励费用,对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经费支持将另行确定,本次各院情况分析中拟定的工作打算和预期目标都将作为经费审批的重要参考。旅差费集中审批使用的目的在于精准投入,利用有限资源做最应该做的事,绝不会因此影响学校的事业发展,学校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给真正想做事、工作有成效的单位以支持。为了营造人人关心关注就业、人人为推进学生就业做贡献的舆论氛围,要在校园网主页显著位置开辟“招生就业”专栏,各学院围绕就业工作开展的活动或好的做法及成功经验要及时在专栏内公布,加强学院和专业间的工作交流和体会分享,以各学院为主体,完成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强力冲刺。
第四,要增强忧患意识,聚焦人才培养特色,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受国家经济形势、学校声誉、学生质量、学生心态、学生家庭状态和学校帮扶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去掉国家经济形势、学校声誉和学生家庭状态三项不可控或短时间难有较大改变的因素,其余三因素均与我们的努力程度直接相关。以上三点意见主要强调如何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重心下移、院系担责,构建全校关心学生就业、全员帮扶学生就业的就业工作新体系。如果把毕业生就业看做一个系统工程的话,以上讲的都是外部环境问题,好的环境之下,没有足够强大的内生动力,难以孕育优秀的成果,这个内生动力就是学生质量。在浮躁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的今天,如何让老师们崇尚学术、全心育人?如何让学生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道难题。我还是想借用李开复常说的一句名言,“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区别二者的不同”。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道路上,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路径优选、模式改革、特色强化,以踏实的作风、扎实的基础、突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赋予我们的毕业生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本领;以专业对口、内容适配,精准对接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以产教高度融合为目标,追求专业设置和人才规格与现代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全校学科专业根本性优化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届时配合业已成熟的就业工作体系,我们才能有底气说,我们有能力做到让毕业生高质量高就业率就业。
同志们,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关系着学校和各学院、各专业的长远发展和全校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在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步入冲刺阶段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先者再接再厉,后者迎头赶上。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学院院长和书记务必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狠抓落实,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提升和新突破,为构建今后我校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和提升理工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拜托大家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