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及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抢抓春季促就业关键期,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3月28日下午,荣成学院艺术系在艺术楼401教室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就业工作推进会。荣成学院副院长沈俊峰、学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科长崔征、艺术系全体教职工及2025届未就业毕业生参会,会议由艺术系书记兼副主任耿学彪主持。

会议现场
(一)高位统筹,强化就业工作政治站位
沈俊峰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就业工作关乎学生职业发展及社会人才供给质量,艺术系全体教职工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使命任务。他指出,就业工作需坚持系统谋划,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多方合力,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就业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确保毕业生顺利实现高质量就业。

沈俊峰副院长做就业动员与工作部署
(二)专题解析,就业市场趋势与应对策略
崔征老师围绕当前就业形势作专题报告。他指出,202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被业内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部分行业结构调整、企业用工需求波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匹配度面临挑战。此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岗位招聘规模预期缩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创造了新的就业增长点,也加剧了部分传统岗位的转型压力。他结合近年来的就业趋势,分析了当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规划模糊、就业预期过高、市场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建议毕业生理性调整就业预期,优化求职策略,提升就业竞争力。


崔征老师做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
(三)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业市场空间
艺术系主任杨东宇围绕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及就业市场拓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当前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灵活就业比例较高,因此需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路径。他提出尽早走出去,优先争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核心经济圈的优惠人才就业及落户政策,并结合广东校友资源,重点推荐了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分析该区域产业的蓬勃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及政策优势,鼓励毕业生主动融入未来经济核心区域发展新格局,抓住产业升级转型新机遇。同时,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基地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精准匹配行业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助力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

杨东宇老师围绕学科、专业及市场进行分析
(四)数据分析,研判就业形势与对策
艺术系副主任耿学彪系统回顾了2022-202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深入分析各届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趋势、不同专业的就业质量及就业去向分布,并结合截至2025年3月25日的最新就业数据,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研判。他详细剖析了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要群体特征、就业难点及其成因,提出针对性对策,为后续就业工作的精准施策提供决策依据。

耿学彪老师对2022-2025届就业数据进行分析
(五)精准指导,提升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毕业班辅导员王博结合2025届毕业生的就业进展,详细分析各专业的就业率、就业去向以及考研、考公情况,并针对就业渠道拓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提升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她特别强调“就业帮扶行动”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建立求职互助小组,共享就业信息,协作投递简历、准备面试,以提升求职成功率。

辅导员王博老师汇报202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会议最后,杨东宇主任对下一阶段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要求,系班子成员、各专业负责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及辅导员围绕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展开深入研讨,并制定具体落实举措。艺术系将严格贯彻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强化“全员促就业”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精准施策,确保2025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摄影: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