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赛项,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创意及数字媒体、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大赛皆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赛事一直在引领着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一、赛事宗旨:
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展示数字艺术与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传播数字艺术设计、数字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最新理念。
二、大赛主题:
创艺、创新、创产、创界
三、征稿对象:
1.学生单元:在校学生(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
2.教师单元:在校教师。
四、大赛类别设置及投稿要求
1.本届大赛共设23个投稿类别,各类别具体要求请在大赛简章中查看。大赛简章网址:www.cdec.org.cn/contestDetail。
2.注意:每个二级学院(或每个系),在每一个类别中最多投搞20件作品。
五、大赛赛制与奖项设置:
1.大赛主要采用校级筛选、省级推优、全国评比的三级赛制(教师单元作品无需学校组织,直接进入国赛评比环节)。
(1)校级筛选由指导老师把关报送。
(2)省级推优由分赛区组委会组织分赛区专家委员会专家,对作品进行优选,并按比例报送国赛,剩余优选作品直接按成绩出具省赛获奖名单,并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
(3)全国总决赛由国赛组委会组织全国权威专家,对各省推优作品(各赛区按比例报送国赛的所有作品,最低获得国赛三等奖)进行打分评审后出具国赛获奖名单,获奖名单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
2.学生获奖:
(1)此奖项全部采用专家打分制度。
(2)获得国赛的作品,不能再参与省赛评奖。大赛组委会章程明确规定,国赛三等奖高于省赛一等奖。
(3)省赛可以设立优秀奖,优秀奖数量不能高于各组别总数量的1%。
3.教师获奖:教师不能在学生单元投稿。
4.优秀指导教师获奖:
(1)国赛:指导的作品获得国赛一等奖、二等奖的教师。
(2)省赛:指导的作品获得国赛三等奖的教师。
(请指导教师提醒学生:在网站上提交报名信息时,一定填写指导教师姓名,且不要有错别字)。
5.高质量专业奖:一个学校在同一个类别里获得二个(含二个)以上一等奖数量的二级学院(系)。
六、报名、作品提交、公示、分赛区及咨询事宜:
(一)大赛报名与投稿、获奖作品公示、真伪查询平台:
1.请在大赛官网www.cdec.org.cn统一报名与上传作品。
2.注意:
①报名信息在截稿前登录自己账号可修正,截稿后一律不得再进行更正。
②如学生参赛,请提醒学生:在网站上提交报名信息时,一定填写指导教师姓名,且不要有错别字。
③如组委会统计信息有误,可勘误;如非组委会工作失误,大赛获奖信息将按原始报名信息录入,不再做添加减少作者和指导老师等信息的修正。
3.获奖名单将在大赛官网公示,公示期为一周。
(二)分赛区一览表,详见官网:https://www.cdec.org.cn/articleDetail/1601
(三)大赛咨询:
1.大赛秘书处咨询:周老师电话:010-89576608、18513190168
2.(1)荣成学院大赛负责人咨询:杨老师电话:15006315876
(2)荣成学院大赛联络员咨询:孟老师电话:15953865800
(请于工作日上午 8:30-12:00,下午 13:30-17:00 拨打咨询)
七、作品提交截止时间:全国分赛区作品投稿统一截止时间如下:
1.报名及截稿时间:大赛即日起开始报名与投稿,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30日17:00。
2.最终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8月25 日之前。
3.注意:请投稿院校或个人不要集中在最后几天提交,以避免网站拥堵。
八、作品要求:
(一)题材要求: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作品题材没有特定要求,不限主题,但须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二)格式要求
1.静态作品格式要求:
所有图片类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手绘、计算机绘图均可,图片为JPG或者GIF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图片大小不超过10M,尺寸和张数不限。
2.动态作品格式要求:
MP4格式,清晰度要求:1080P(1920*1080),编码格式:H.264,配备中文字幕;4张作品截图、如果其他格式在评奖时无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
3.交互、VR、APP格式要求:
300字以下作品说明,10分钟以内高保真文件和可交互的demo,4张作品截图。其中全景VR同时提交360度全景视频文件,实时渲染VR提交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需合成为压缩文件进行上传,压缩格式为zip)
(三)作品投稿提交要求
1.自行录制2-3分钟左右的视频,包含作品创意说明(不要提及学校,作者及点评专家名字)、作品内涵、所表达的思想、传递给公众的价值理念等内容,有专家点评更佳。
2.作品上请勿出现学校、作者、指导老师等信息;
3.无论是学生组,还是教师组,最多不能超过2个合作院校;
4.作品名字只能使用中文,且不能超过20个汉字;
5.同一个作品,只能提交到一个类别,如果投两个或以上类别并获奖,组委会将取消该作品的全部奖项。
九、参赛注意事项(非常重要,请仔细阅读):
(一)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二)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到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三)参赛作品必须是赛程内创作的作品。
(四)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六)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艺术系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