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日上午工程训练中心在实验一号楼302召开“两海一服”三大平台建设研讨汇报会,邀请学校纪委副处长兼荣成学院纪检室主任赵运平出席。会议由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陶福春主持,中心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工程训练中心职能是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和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工程训练,以培养和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目前主要承担学院20个专业近1600名学生的《工程训练》教学任务。研讨中针对“两海一服”以及中心的发展等大家积极献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训练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训练》课程主要设有车削、铣削、钳工、焊接、铸造、线切割和FDM共七个实训科目,学生通过实践环节中的亲手操作,获取对机械制造工程各种基本成型和加工方法的感性认识,形成机械制造工程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操作能力,并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识变、应变、求变,在很多教学环节的做出了一定的优化和改进,但《工程训练》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实训科目孤岛化严重,缺乏创新、设计元素,趣味性、挑战度低;
2. 先进制造环节薄弱,智能制造未有涉及、脱节于产业现状;
3. 实训科目设置对经管类、语言类、艺术类专业友好度、专业契合度差。
二、工程训练教学规划
针对目前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学院“两海一服”三大平台建设布局,中心初步计划立足于传统制造,向海洋装备的智能制造与海洋智能装备制造发力,辐射现代海洋服务业。计划对教学环节作出如下调整:
1. 立足于传统制造,在继承中创新;
2. 增设“木艺工坊”、“创意雕刻工坊”,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创意、挑战中收获;
3. 建立“铸艺工坊”、“铁艺工坊”,使“撸铁”不再“火星四射”。
《工程训练》的课程目标是“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针对这一目标,工训的长远计划仍是开展以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为突出特点的综合工程实践教学,项目可来源于产品“智”造或是选用降维后的工程训练大赛赛项。做到一是以产品“智”造为主线,融合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构建综合性实训;二是以比赛反哺教学,以赛促训、以赛检训。
三、工程训练教学团队与实训平台的建设
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团队与实训平台建设仍将立足于传统制造,向海洋装备的智能制造与海洋智能装备制造持续发力,逐步建立一个涵盖传统制造、先进制造、工业设计、以水面、水下无人航行器或水下智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与整机设计制造为发展方向的教研团队和实训平台。
实训平台亦可为开发综合训练、拓展训练、创新实践训练教学模块提供基础硬件支持,服务于自主学习及学生创新实验、比赛,也可面向当地需求与校内研究项目提供一个优良的产品转化的平台。
最后赵运平主任在会议上对于中心的研讨总结予以肯定,并在师资建设、“准工厂”化实训平台建设、智能化设备引入、大工程教育等方面给出宝贵建议。工程训练也将牢牢把握学院建设“两海一服”三大平台这一宝贵机遇,基于传统制造平台,打造具有海洋装备的智能制造与海洋智能装备制造鲜明特色的综合实训平台与教学团队。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