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风采】探索北大荒,重走复兴路——外语系学生会“铁人”实践小分队赴大庆探索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时间:2016-08-04浏览:284

北大荒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北大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为了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了解北大荒精神,实地学习感受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 7月25日,外语系学生会“铁人”实践小队一行六人在王婧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大庆,开始了社会实践旅程。

7月26日,实践小队来到了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这次的参观让同学们了解了大庆的发展以及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使同学们对老一代石油工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奋斗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对铁人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铁人”实践小分队了解到王进喜在短暂的47年人生中,一直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为国家石油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了制服井喷,奋不顾身地跳入泥浆池的事迹,为后世传承下了可歌可泣的铁人精神。

王进喜穿过的棉鞋(左)

王进喜年少时讨饭用的碗(右)

王进喜工作时住的房子(复原)

铁人王进喜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他虽没有享受到优越的物质生活,但他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大量详实的史料和展品都记录着铁人精神的历史时刻,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心灵受到了洗涤。

实践团队参观铁人纪念馆

参观完毕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被铁人王进喜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感染;被“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所鼓舞。深切地感受到在艰难困苦的年代,黑土地上跳动不息的历史血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王婧媛老师与队员们一起总结学习

7月27日,实践小队通过影像、书籍等资料,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学习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写下活动感悟。一段段文字材料映入同学们的视线,大家的耳边仿佛又回响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的豪迈誓言。

工作人员介绍车间状况(左)

西水源工作车间(右)

7月28日,实践小队参观了大庆石油科技馆以及大庆的西水厂,深入了解石油开采的原理以及过程。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西水源的工厂车间,学习原油脱水原理。同时,同学们也深入到了工作第一线,亲身参与生产实践,体验大庆油田工人的艰辛与努力,更透彻地理解铁人精神的内涵和大庆的石油精神文化。

采访铁人王进喜的两位同事

为了更好地了解石油会战时期大庆油田人民的忘我拼搏精神,7月29日实践小队先后参访了两位曾与铁人王进喜并肩作战的老会战同志。当老同志追忆起当年与铁人王进喜在艰苦条件下并肩作战的情景时不禁潸然泪下。“不分工种,不分待遇”是其中一位老同志重复强调的话,这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的铁人精神,感叹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一线工人在实地为我们讲解石油的开采过程

采油机(左)

采油工人每天工作的必经之路(右)

7月30日,实践小队参观考察了大庆采油六厂。在大庆采油六厂有关负责同志的讲解下,同学们全面了解了大庆油田的建设发展史的基本过程,亲身体验了采油工人艰苦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学习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大庆精神。

随后,实践小队采访了油厂采油老同志,在采访交谈的过程中,同学们真正地体会到了石油工人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的敬业精神。同时,老同志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作为寄语,激励同学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克服险阻,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经过整整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全面学习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忘我拼搏的铁人精神,了解到现代化机械作业,深化了对中国石油产业的认识。活动结束之后,大家真正体会到了暑期社会实践丰富的精神内涵,同学们都表示,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于学习、勇于拼搏,为复兴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