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方案要求,落实学校第三届党代会会议精神,重温党在革命岁月走过的风雨历程,食品工程系积极响应学院2016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于7月16日—23日,先后在威海、烟台、青岛三地开展以"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6日—18日,实践队员在食品系党支部书记丁洋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先后到荣成市的寻山街道、荫子镇、俚岛镇、城西街道和崖头街道采访了李学时、林均福、徐承志、刘忠长、鲁俊英等7位老党员,以学院团委名义聘请老党员担任红色教育宣讲员。
李学时
李学时,1933年出生,山东省荣成市人,1947年参军入伍,1950年入党,曾担任27军74师220团团长警卫员,随部队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攻占南京总统府并升起五星红旗,解放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荣立三等功三次。
林均福(实践团以学院团委名义聘请老党员担任红色教育宣讲员,并带去聘书)
林均福,1927年出生,山东省荣成市荫子镇梁子埠村人,1945年9月参军,1947年在前线入党,服役于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27军(第9纵队)25师236团1营2连,一生随军转战济南、杭州、南京等地,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曾立两次二等功,战斗中左眼受伤失明。
徐承志
徐承志,1924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荣成市荫子镇前长湾村,1946年8月从村里参军入伍,1947年5月22日(农历)入党,至今还能清楚的记得是经张寿光和王同舟两位同志的介绍入党,在十三纵队37师209团2营5连1排担任机枪班班长,在部队曾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多次,先后在山东省莱州、莱阳、潍坊、泰安、济南等地作战,参加过淮海战役,先后负伤两次。
刘忠长
刘忠长,1925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荣成市俚岛镇,1947年参军入伍,进入刘邓大军指挥下的第二野战军12军35师106团2营6连,参加过挺进大别山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1949年1月5日入党,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至今身上仍有炮弹片未取出。
7月17日,实践队员们前往文登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举行武装起义,创建了胶东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天福山起义揭开了胶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序幕,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观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7月19日,实践队员赶赴烟台,参观了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胶东革命史陈列馆用详实的史料和珍贵的文物,生动形象地展现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胶东地区出现的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战斗,队员们认真观看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详细介绍,被先烈们展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所感动。
参观烟台山胶东革命史陈列馆
7月20日,队员们到烟台部队第二干休所采访了公顺东、谢杰、刘克勤等5位革命老党员,通过采访大家清楚地了解了烟台的解放历史,对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历史信息有了更深的理解。
公顺东
公顺东,1932年出生,山东省烟台人,1947年8月入伍时,曾在陈毅领导下的华东第三野战军9兵团司令部做医务员,解放济南后,又参加了淮海战役, 1950年1月24日入党,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谢杰
谢杰,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祖籍为湖南省安仁县山塘村人,1949年1月入伍,1949年10月入党,在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3师67团1营2连先后担任机枪班班长、文书、军械上士、书记、副连长、参谋等职,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先后荣立二等功四次,三等功多次,获胜利功勋荣誉章一枚,被誉为战斗模范。
7月22日,实践队员在青岛胶州市军休所,采访了刘广文、王法珪、彭爱荣等6位老革命党员。
刘广文
刘广文,1929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胶州市,1946年参军,在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五旅13团1营1连1排1班任士兵,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参军期间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多次,功勋卓著。
王法珪
王法珪,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胶州市,1951年12月从胶州市参军入伍,参加抗美援朝,隶属26军77师231团,1953年经班长介绍入党,曾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和平鸽子勋章。
在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共采访了18名老党员,每一位党员身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老党员们现在虽已八九十高龄,但是仍能清楚地记得参军和入党时间,仍能清楚地说出部队番号,战争年代,他们参军保家卫国,英勇杀敌;和平年代,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通过实践活动,大家对胶东地区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对老一辈共产党员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切身体会,大家表示一定要向老一辈党员学习,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