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建党96周年,建军90周年之际,为积极响应荣成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机械工程系“传承红色文化,重温革命情怀”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曲彦宇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到山东省烟台市、威海市胶东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以“重温革命经典、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党性教育实践活动。
8月20至22日,在烟台市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实践队员首先来到了烟台山,并着重圈出“烟台开埠陈列展馆”、“胶东革命史纪念馆”、“抗日烈士纪念碑”三个走访点和宣讲点。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烟台为代表的胶东抗日革命根据地是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代表,并且烟台海阳市当地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在抗战时期创造性地使用地雷开展伏击战、破交战、围困战、破袭战和麻雀战等,为胶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建立抹上浓厚重彩的一笔。
在胶东革命纪念馆,经过前期的专项培训,实践小分队的队员对胶东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队员们还在纪念馆现场为其他游客担任解说员工作。解说现场小分队成员声情并茂,把胶东革命起源、发展及英雄事迹传达给每一位参观游客,得到了参观游客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8月23日,在“中国老兵网”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实践队员们拜访了88岁抗战老兵孙石秀老人,老人为同学们讲述了属于自己的那段峥嵘岁月。其中,让老人刻骨铭心的是自己参加的第一次战斗——雷神庙战斗,这场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战斗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战斗中,两个同村参军的战友在不幸牺牲,孙爷爷在战斗中左腿中枪,讲到这里老人眼望大海,泪光闪烁。他希望同学们能把两位牺牲战友的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牢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8月24日,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荣成市伟德将军碑廊,据记载,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荣成已有5.1万人参军入伍,先后有6577人为国捐躯,有140人任将军和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其中上将3名,中将9名,少将31名。伟德将军碑廊将这140多名荣成籍将军的手迹、简历、事迹镶刻在石碑上。队员们默默拜读了诸位将军的英雄事迹,并且细心地擦拭每一块墓碑。
传承红色文化,重温革命情怀,追思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对胶东地区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抗战老兵的事迹有了更对的认识。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更增强了大学生的荣辱观和社会责任感。